施约瑟(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,1831年5月21日(或6日)—1906年10月15日)是19世纪美国圣公会派驻中国的一位主教,翻译了北京官话旧约圣经和文理本新旧约圣经,创办了上海圣约翰大学。
1831年5月21日(或6日),施约瑟出生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立陶宛小镇陶拉格,父母都是犹太人。幼年父母双亡,由同父异母的兄长抚养。1848年,施约瑟就读于日托米尔的拉比学校,1852年进入普鲁士布雷斯劳大学,在那里接触了一批信仰基督教的犹太人。1854年,施约瑟移民到美国纽约,做装运玻璃的工人。1855年4月2日,他在守逾越节晚餐时,决定受浸归信基督耶稣。 1856年,施约瑟就读于纽约州Allegheny市的长老会的西方神学院。由于美北长老会没有批准他到海外传教的请求,在1857年他转入纽约市的圣公会神学院( Episcopal General Theological Sminary )。1859年7月7日,施约瑟被按立为圣公会的会吏。一周以后即启程前往中国上海,成为美国圣公会的一名海外传教士。
施约瑟颇有语言天赋,在上海三年期间(1859年——1862年),他学会了上海话、官话(国语)和文言文。当《北京条约》签订、北京向外国人开放以后,施约瑟立刻请求前往北京。他在北京居留12年之久(1862年-1874年),在传教方面收效甚微,九年中只为三名中国人施行洗礼。不过在1864年他和另外几位传教士(艾约瑟、包约翰、白汉理、丁韪良)组成了北京翻译委员会,着手将圣经翻译成北京官话。由于他精通希伯来文,因此主要负责旧约部分。1872年,北京官话的新约译本完成;1874年,北京官话的旧约译本完成。1878年,英国圣经公会将旧约和新约合并出版,即是北京官话新旧约全书。这部新旧约全书是第一部北京官话圣经,比后来的官话和合本早四十年。1868年,他在北京与英国女传教士 Susan M. Waring(1837-1909)结婚,二人后来育有一子一女。
1875年,施约瑟计划在中国创办一所学院,因此他回到美国,进行募捐活动。1877年10月31日,施约瑟在纽约市曼哈顿的恩典堂(Grace Church)被祝圣为圣公会上海传教区的主教(Missionary Bishop of Shanghai)。随后他以上海主教的身份,在1878年7月,前往伦敦参加了普世圣公宗蓝柏会议(Lambeth Conference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