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若望(德语: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,通常缩短为Adam Schall,1591年5月1日-1666年8月15日),字道未,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(今北威州科隆)人,罗马天主教耶稣会修士、神父、学者、传教士,明末清初时来华传教47年,官至一品(补子上为仙鹤),一生没有再回到欧洲家乡。为纪念他,北京市和科隆成为友好城市。
顺治八年八月二十一日,诰赠太常寺卿管钦天监监正事汤若望之祖父汤玉函、父汤利国为通议大夫太常寺卿,祖母郎氏、母谢氏为淑人;汤若望阶通议大夫[1]。
早年
1591年5月1日,汤若望于出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德国莱茵河畔科隆城的一个贵族家庭,他的德文名为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,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。他出生时,父母抱他到教堂领洗,取名Johann Adam。到中国后,根据Johann Adam 的发音和当时的译法,取中国名为“汤若望”,还按古时中国习惯,取“道未”为字,出自《孟子》的“望道而未之见”[2]。
时至今日,在波恩附近的吕符腾贝格(Lueftelberg)还有汤若望家族的古典城堡,这里青山环绕,景致幽静。汤若望在此庄园度过了幼年时光,并受到良好的教育。中学生活是在耶稣会创办的“三王冕”中学度过的,毕业时作为出类拔萃的学生被选送进天主教的高等学府──设在意大利的德意志学院。
1608年,16岁的他就离开家庭到罗马读书了。他先是学了三年哲学,接着又攻读神学、天文学和数学,先后共四年。1611年在罗马加入耶稣会,后来考入耶稣会创始人建的罗马学院。